怎样才算智慧工地?它包含哪些工程?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
一、模块化设施
(一)模块化房屋
1.施工现场临时建筑推荐使用模块化房屋的形式。
2.模块化房屋设罝应满足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的要求,材质、规格、施工等要求满足《施工现场模块化设施技术标准》(JGJ/T435)。
3.房屋的所有部品(件)应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应达到A级,防火设计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4.房屋单元主体结构宜为钢框架结构,围护结构应采用具有保温隔热功能的金属面夹芯板或其他类型围护板,且应设计为拆装式。
5.房屋单元底版构造应包含饰面层、承重板、保温层和防潮层;单元顶板构造应包含屋面板、保温层和吊顶板。
(二)模块化路面
1.办公区、生活区应完善绿化环境,提商绿化面积,减少混凝土路面。
2.办公区域必要的临时道路宜采用花纹砖铺设,可重周转利用。施丁区域临时道路宜采用装配式钢板道路、混凝土道路。
3.路面宜采用标准模数,路面单元间应设置缝隙,缝隙宽度宜为5mm~10mm。
4.钢制路面单元应设置螺栓孔,轻载路面可采用素混凝土结构,重载路面应采用钢筋混凝上结构、周圈边角应采取防护措施。
5.路面应设排水坡度,宜采取防滑措施。
二、BIM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1.适用范围:现场办公区、宿舍区、施工现场
2.特点:BlM作为前期策划的重要工具,可广泛用于虚拟建模,更可以用于临建设计、外架设计、洞口防护设计等领域,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三、违章行为积分管理体系
1.作业人员先进行工具箱安全教育,录入个人信息,配发有身份识别的安全帽后进入施工现场。
2.工人积分管理系统主要由门禁闸机、身份证读写器、人事管理系统软件,工人违章行为APP组成。
3.原理:工人违章后,管理人员通过手机APP对工人违章行为进行上传,系统通过服务器对数据进行处理,并与门禁系统联动,将工人扣分及违章信息在大门显示。
4.根据工人日常行为进行加减分,扣满12分自动锁死门禁卡,经重新教育并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现场,二次扣满12分工人将进入黑名单,清退出场。
5.通过公共账号,可查询工人黑名单信息,一旦进入黑名单,在全国范围内都将无法进入使用该系统的建筑工地。
四、实体安全体验馆
1.项目因地制宜设置实体安全体验馆
2.实体体验馆分为高处卧落体验、物体打击体验、墙体坍塌体验、触电体验、安全带体验吊装体验、平衡木体验、消防逃生体验等。
施工现场如何建设才能称得上是智慧工地?
施工现场如何建设才能称得上是智慧工地?
五、VR安全体验馆
1.VR安全体验馆内配置VR系统设备,VR眼镜等,由管理人员操作讲解,带领工人分批体验。体验馆宜采用模块式箱房,便于周转使用。
2.VR体验以虚拟的危险场景,让体验者身临其境感受违章带来的严重后果,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六、视频监控
1.施工现场应按要求建立视频监控系统,视频监控记录也可作为政府部门安全监督执法依据。
2.视频监控摄像头可配合前端图像识别系统,实现人员不戴安全帽、吸烟等违章行为识别、起火点红外监测、越界监测、区域入侵监测、抓拍报警等功能。
七、危险源监测
(一)深基坑与高边坡
1.应对深基坑、高边坡进行监测,施工单位、第三方监测单位的监测数据及时提交到相关监管平台,发挥监测数据的预警作用。
2.深基坑、高边坡监测指标包括:围护结构位移、支撑体系位移、周边地表位移、周边建筑物位移、岩土体深部位移、影响区域地下水位变化等。
3.采用INSAR等技术对深基坑、高边坡安全状态进行较大范围的监测。
4.采用自动化远程实时监测系统,如自动监测机器人等,对深基坑、高边坡进行高频次实时监测预警。
(二)高大模板支撑体系
1.按要求对超过一定规模的高大模板支撑体系进行监测。
2.监测预警指标应包括:整体位移、模板与支架结构应力与变形。
3.采用自动化远程实时监测系统开展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安全状态监测预警工作,实施预压阶段和混凝土浇注过程中的安全监测,监测数据应上传至监管平台。
施工现场如何建设才能称得上是智慧工地?
(三)盾构施工监测
1.建立盾构远程监控系统,满足各管理层在同一界面对各盾构工点施工安全可视可控的功能。
2.平台应具有以下功能(包含但不限于):
(1)工作面监测:施工线路实时动态更新,实时监测盾构机的工作状态和位置。
(2)实时监控:实时监测盾构施工参数,获取盾构机实时姿态数据,掌握盾构机最新状态。
(3)风险评估及预警:平台应给风险评估人员提供单独的页面,由参建单位评估人员根据每天的盾构机掘进参数信息和监测数据,对每天的施工状况进行安全评估。
(4)监测数据管理:施工单位、第三方监测单位的监测数据应及时上传到相关监管平台,并对数据进行永久保存,监测数据应与GIS数据集成。
(5)视频监控:主要包含盾构机内拼装工作区、螺旋出土口、台车尾部出土、浆箱等处和车站摄像头视频观看和回溯。
(四)城市轨道交通施工周边环境监测
1.应对城市轨道交通施工中线沿线两侧各200m范围内的周边环境进行监测,对周边环境风险源实现动态风险评估与监测预警管理。
2.施工单位、第三方监测单位的监测数据及时上传到相关监管平台,发挥监测数据的预警作用。
3.监测预警指标包括:周边地表位移、周边建筑物位移、地表下岩土体扰动脱空、地下水位变化等。
4.采用INSAR监测系统开展城市轨道交通施工沿线周边环境监测预警工作。
施工现场如何建设才能称得上是智慧工地?
八、人员定位系统
1.危险性较大的以及特长隧道(3000m以上),宜采用RFID定位系统对进入隧道人员跟踪、定位。
2.隧道人员定位系统包括人员进出考勤、人员定位、视频监控、LED显示功能,对隧道内部人员和其他监控物体的动态分布情况、数量以及其所在的位置能实时跟踪、查询。
3.人员进入隧道后,通过定位器感应芯片,就能将人员的实时动态反应到值班室显示屏上,实时了解施工作业人员的工种、姓名及数量。
九、工厂化配送
(一)砌块工厂化配送
为了提高电梯工效,降低材料损耗,提高文明施工水平,特推广使用本办法:
1.在进行二次总平面布置时,提前规划砌块堆场点,便于现场运输、卸车、管理。
2.楼层制作分区图,根据建筑设计平面图,按照房间边线,60~100m范围内划为一个区并编号,并在每个分区内指定砌体堆放范围,分区编号采用XX-XX-XX,表示楼号-层号一分区号,例如A-15-01,表示A楼15层01区,引导现场砌块搬运一次到位,减少周转次数。
施工现场如何建设才能称得上是智慧工地?
3.厂家根据项目部提供的分区方量进行分区打包。
4.每包砌块大小根据砌块的规格而定,需考虑项目部叉车、手动液压搬运车吨位及电梯笼大小。
5.砌块打包后,厂家在每个包装上贴上标签,标签上根据项目提供的附表标明砌体型号、楼号、层号、区号,以便项目验收及搬运。
6.每包砌块下放置木质托盘,便于卸车及搬运。
7.砌块由卡车运至现场,项目采用叉车卸车,然后采用手动液压搬运车运至施工电梯,施工电梯送至各楼层。
8.楼层工人采用手动液压搬运车,根据每包砌块包装上的标签送至对应区域,以便减少倒运次数及距离,避免对砌块的二次破坏。
9.砌块使用完毕后,托盘统一整理堆码,在厂家下次运送砌块时,带回厂家循环使用。